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华为工厂来莞六七年 员工下班就往深圳跑

    昨天的总规座谈会现场,企业代表和社科界代表对东莞中心区规划等提了不少建议。东莞市城乡规划局供图

    梁国华

    姜晓梅

    李永凯

    廖永刚

    谭名成

    陈龙

    胡娉婷

    东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进入最后审批环节,为听取各界对总规草案的意见,东莞市城乡规划局连开四场座谈会,前两场座谈会昨天拉开帷幕。12分钟精美的总规宣传片,并没有浇灭在场企业提建议的热情。来了东莞7年的华为公司,一下子来了三位代表,对松山湖配套还没跟上连番吐槽:“员工都不肯过来,研发人员本来工作就很枯燥了,下了班出去,举目四望什么都没有,还要担心被打劫。”企业代表和社科界代表对东莞中心区规划和人才结构配套提出不少意见,规划部门进行了一一回应。今天(5日),仍有重头两场座谈会举行,分别有市民代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

    中心区塑造最受关注

    东莞在哪里?国内一些媒体如凤凰周刊作出了“东莞在镇里”的回答。“东莞是一个没有中心的城市,从房价也看得出来,中心城区的房价甚至还没虎门长安高。”在介绍东莞城市总体规划时,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不讳言目前东莞“无中心”的现状。

    “东莞的特色很明显,在珠三角城市群中,东莞有一定发展优势,但相比广深,东莞主城区的发展,感觉弱了点。”座谈会上,首个提意见的东莞市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永凯,抛出了中心区塑造的问题。

    在官方看来,这一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重视。从2010年开始,东莞就提出“强心”战略,开始规划中心区三大中央区,包括南城CBD、东城世博中央商圈和中央休闲区。不过,三大中央区的建设进度一直较为缓慢。对此,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回应说,建设进度确实没有预计的理想,恰巧正赶上东莞这几年经济调整转型的时候。他表示,接下来,中央商务区和中央商圈的建设进度将会有所提速。

    “人才配套”成企业关注热点

    昨天上午,首场座谈会迎来了11位企业代表,分别来自东莞各行各业。仅华为就来了三位代表,其中包括华为国内行政部部长姜晓梅,可见华为对此次座谈会的重视程度。第二位发言的华为公司代表陈龙,很快就将座谈会的热点转到“人才配套”这一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

    “我们从深圳搬到松山湖,有六七年了。拿深圳和东莞比较,东莞人口结构中,大专的人口比例非常小,将来东莞人口结构提升后,东莞的整个服务和配套如何更好地支撑这些人才?这一点是不是应该有所考虑。”

    在东莞待了20多年的东莞市舜天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廖永刚对此表示认同,他说:“几个片区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有待加强。有一次带两个专家去松山湖搞研发,住不到两天就忍不住出来了,为什么呢?太寂寞了,一到晚上就是一片黑。”

    华为国内行政部部长姜晓梅则对松山湖配套落后毫不客气地吐槽:“员工都不肯过来,当初松山湖规划是非常好,可是住不到一个星期就要崩溃了。研发人员本来工作就很枯燥了,下了班出去,举目四望什么都没有,还要担心被打劫。”

    议题

    1

    东莞中心在哪里?

    东莞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永凯:“东莞的特色很明显,城市格局跟其他城市不一样,处于珠三角城市群中是有优势的,但相对广深来说,东莞主城区的发展,感觉弱了点。尤其是中央商务区,这几年发展还是慢了。建议加快中央商务区和南城总部基地的建设,避免城市中心的空心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主任邹鹏:“大家以前在讲,东莞在哪里?包括报纸上、媒体上都在说,东莞在镇里。我们也应该思考这问题,中心城区对东莞意味着什么?越扁平的地方越需要有一个大哥做榜样。东莞跟其他地方相比,经济总量很大,但是确实没有形成一个中心。”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强心的问题,2010年左右,市里面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当整个城市拿出去跟别人竞争时,别人经常会说,镇街都很强,但是东莞在哪里?我们这几年也在思考。中心城区发展确实相对弱一点。从2010年开始,市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当时开始策划的三个中心区。不过确实在建设进度上没有预计那么理想,也正是赶上东莞在经济调整转型的时候。接下来,中央商务区和中央商圈这方面的建设进度会有所提速。”

    2东莞人口规模怎么变?

    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何清:“关于东莞未来的人口规模,包括常住人口,现在有不同的看法。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规划设计,我们这个规划里做的是950万。按照这个人口规模,城市的承载能力怎么样?去年我们做了东莞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课题,各方面都反映出东莞这座城市的承载力是不够的,包括住房、教育、社保等方面,镇街都有点吃不消。”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肖红飞:“现在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了,规划里说,未来东莞新增人口预计160万,这样看来,有可能会超过200万。”

    党校社会学博士孟祥斐:“对规划里提到的人口规模950万这个数据,我特意去查了下,想看看按什么标准推算出来的。人口规模的测算,是不是还要考虑城市发展的定位和产业的定位?最终的落脚点,会落实到公共服务上面。东莞的公共服务,相对比较薄弱一些。”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很多人说2008年后,东莞的人口是不是减少了很多。从人口总量判断来说,根据手机用户量、用水量、用盐量,这些可以估算人口的有效数据,从2008年到现在,东莞人口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甚至从电信量和用盐量来看,还有所增长。所以才有了现在规划里提出的,微增长人口的乐观估计。”

    3东莞如何留住人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陈龙:“我们是从深圳搬到松山湖来的,有六七年了。东莞人口结构中,大专的人口比例是非常小的,将来人口结构提升后,针对高素质人才,东莞的整个服务和配套如何更好地支撑这些人才?应该有所考虑。举个例子,如果将来华为有几万人要过来松山湖,能否满足这些人才的需求呢?我们在松山湖遇到了很现实的问题,很多员工虽然在松山湖工作,还是愿意回深圳生活,都反映商业配套和教育医疗资源不足。”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内行政部部长姜晓梅:“作为第一批来东莞的华为人,当时我们很兴奋。大家都知道深圳的版图在缩小,这就是为什么华为下了这么大的决心,用这么大的成本要搬过来。当初松山湖规划非常好,可住不到一个星期就要崩溃了。我们不担心周围产业经济能不能起来,问题是来了以后,吃住行怎么解决?周围连个像样的商场都没有,还有教育医疗的问题。现在工厂区的工人,都愿坐着班车回深圳坂田去生活,我们竭力挽留也没办法,他们就是觉得没有好好吃饭的地方。”

    东莞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以后东莞可能会更加关注人口结构的变化。就像华为,几万高素质人才过来,确实会提升人口素质。我们也希望有大量相对高层次人才过来,适当置换掉原来的低层次人口。从公共服务角度说,确实现在的配套水平还远远达不到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以前的公共配套基本上是镇村做的,相对分散,处在相对低层次的公共服务水平。这种服务对于原来的产业工人来说是满足的,对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不够的,尤其对松山湖来说。市里对这方面也很关注。最近,市里会出一个关于支持松山湖超常规发展的文件,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公共配套的,希望规划建设社区级的公共配套,方便大家生活。不远的将来,松山湖在这方面会有不少改变,也希望华为有更多员工来东莞居住生活。”

    采写:南都记者 龚萍